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一百年的非凡奮斗歷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頑強拼搏、不懈奮斗,涌現了一大批視死如歸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頑強奮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獻的先進模范,形成了一系列偉大精神,構筑起了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為我們立黨興黨強黨提供了豐厚滋養!蔽覀円獜狞h史中汲取豐厚滋養,從英模人物身上找到努力的方向,賡續共產黨人精神血脈,以“雄健的精神”做支撐,鼓起奮進新時代的精氣神。
精神是人類情感、意志、心理、意識等活動的綜合呈現,具有自覺性、能動性、實踐性等鮮明特點。時代發展、民族進步、國家強盛,離不開精神的力量,離不開人的主觀能動性的發揮。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以來,帶領中國人民從苦難走向輝煌、從弱小走向強大、從勝利走向勝利,一個重要法寶就是創造了一系列感天動地的革命精神,構筑起了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事實證明,我們黨發展壯大、創造輝煌的歷史,離不開精神的滋養,離不開“保持了精神上的優勢”。
精神具有內在的一致性。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一系列偉大精神,伴隨中國革命的光輝歷程,共同構成我們黨在前進道路上戰勝各種困難和風險、不斷奪取新勝利的強大精神力量和寶貴精神財富。這些精神都植根于深厚的中華民族文化土壤,統一于生動的中國革命具體實踐,承載著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具有高度的內在一致性。時移世易,精神永駐。在戰爭年代血與火的洗禮中,我們黨培育出的革命精神和優良傳統,并沒有隨著戰爭硝煙的散去而流逝。相反,在這個群體中得以不斷傳承、發揚光大。在抗洪救災的日子里,一聲聲“人在大堤在”“與大堤共存亡”的鏗鏘誓言,分明是戰爭年代“人在陣地在”“與陣地共存亡”的新號角;共產黨員組成的突擊隊,逆勢而上、沖鋒在前,分明在我們耳邊又響起“共產黨員,跟我上”“向我開炮”的歷史回聲……這是一種血脈的貫通,連接著過去、現在和未來。賡續共產黨人精神血脈,就要從革命精神中汲取豐厚滋養,構筑起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
精神具有時代的創新性。創新是我們黨永葆生機與活力的源泉。作為文化形態的精神,有其內在的特質和規定性,但也必須體現時代性、富于創造性,在繼承和弘揚中不斷被賦予新的時代內涵!凹t船精神”中開天辟地、敢為人先的首創精神,就是例證。后來井岡山時期開創“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在長征途中“四渡赤水”所體現的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直到今天在偉大抗疫斗爭中向科學要答案要方法,在脫貧攻堅中一系列精準科學、務實有效的重大舉措,其中所展現出來的偉大精神既一脈相承,又展示了創新發展的魅力,不但豐富了我們黨的精神寶庫,更推動著黨和人民事業不斷向前發展。
精神具有鮮明的實踐性。只有在實踐中,精神才能體現自身價值,轉化為改造世界、推動社會發展和時代進步的強大力量;仡櫸覀凕h的歷史,那些視死如歸的革命烈士、頑強奮斗的英雄人物、忘我奉獻的先進模范,都是民族精神、革命精神、時代精神的忠實踐行者。誰都知道十指連心,江竹筠在受盡敵人的毒刑拷打后卻說“竹簽子是竹子做的,共產黨員的意志是鋼鐵”;誰都知道生命只有一次,26歲的鄧雅聲犧牲前卻留下“飲彈從容向天嘯,永留浩氣在人間”的絕唱;誰都知道按時作息的重要,而“鐵人”王進喜卻經常廢寢忘食,“寧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誰都知道排雷危險,而杜富國卻“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用青春熱血為人民蹚出幸福之路……賡續精神血脈、傳承紅色基因,就應該在平常時候看得出來、關鍵時刻站得出來、危急關頭豁得出去,真正做到為黨分憂、為國盡責、為民奉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