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6月15日,新中國第一條鐵路——成渝鐵路正式開工。西南軍政委員會動員10萬軍民參與成渝鐵路建設,在沒有大型機械設備、施工環境極為惡劣的情況下,勠力同心,僅用兩年時間便建成了全長505公里的成渝鐵路。
這條橫亙川渝大地的“巨龍”,圓了川渝人民的鐵路夢,讓蜀道變通途。
如今,連接成渝兩地的高速公路、高鐵等,更是拉動沿線經濟社會騰飛。
半個世紀的巴蜀“鐵路夢”
“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在鐵路建成之前,四川省內交通主要靠內河航運和驛道。此時,乘船從成都去重慶,要順岷江經樂山至宜賓,再順長江經瀘州至重慶,至少要一周時間。
從19世紀末起,四川民間便有集資興建川漢(成都至漢口)鐵路的意愿,也渴望修筑成渝鐵路。
重慶市檔案館副館長唐潤明介紹,1903年,中國最早的省級鐵路公司“川漢鐵路公司”在成都成立。1911年,清政府以“鐵路收歸國有”為名,侵占筑路股款,又將川漢鐵路的筑路權出賣給列強,由此引發了“內爭路權、外御國侮”的“保路運動”。
后來的北洋政府,也未能實現四川人民的夙愿。1912年,北洋政府宣布川漢鐵路改為“國營”,躍躍欲試,但因當時軍閥割據四川,戰亂不休,筑路之事再次擱置。
1936年6月,成渝鐵路工程局在重慶成立,工程再次啟動。后因抗日戰爭和路款不濟等原因,工程時斷時續,進展緩慢。至1949年,修了近半個世紀的成渝鐵路,已用款總計折合大米約13億斤,僅完成全部工程量的14%,且寸軌未鋪。
新中國成立后,1950年1月,修建成渝鐵路提上日程。
“為了修筑成渝鐵路,中央撥了兩億斤大米,從軍區抽調指戰員3萬余人,還召集沿線居民參與修路。到1951年2月,修路團隊已經超過了13萬人!碧茲櫭鹘榻B說,當時正值清匪反霸時期,工地時有土匪騷擾。軍民一面筑路,一面剿匪。
“當時我們修路,可以說是一手拿槍一手拿鎬,土匪來了打土匪,土匪走了就修路!闭f起當年建設鐵路的故事,原西南軍區軍工筑路隊參謀、89歲的孫貽蓀如此感慨。
和成渝鐵路一起“成長”
“我是和成渝鐵路一起成長起來的!背捎彖F路參建者李志英對記者說,“最初我報名修鐵路只是想‘有飯吃,有落腳’的地方,但漸漸地想法就變了。那時候,除了修路,每天晚上還有解放軍戰士教我們識字、學文化!
1952年7月1日,成渝鐵路建成通車,李志英被選為首發列車員;貞洰斈甑膱鼍,李志英的眼神顯得格外有神,“我穿著藍色的制服,在火車上來回走動,為有需要的乘客服務,心里別提有多美了!
從那一天起,乘火車在成渝間旅行,由一周縮短至12小時。
重慶市委黨史研究室原副巡視員艾新全說,成渝鐵路是新中國建設的第一條鐵路,是成渝城市群的第一根“血管”,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以開天辟地的姿態,打下了西部連接世界的轉第一錘。
如今,隨著經濟的發展,成渝高速公路、成渝客運專線等相繼開通,川渝兩地在成渝鐵路的拉動下越跑越快,距離越來越近。
2006年,四川遂寧至重慶的鐵路建成通車,成都和重慶之間有了新的鐵路通道。開行在成遂渝鐵路上的成渝城際列車,將兩地旅行時間從12小時壓縮到4小時內。
2020年12月24日,成渝高鐵經過技術改造,復興號動車組時速達到350公里,實現成渝城市間1小時通達。
目前,成渝兩地之間每天開行動車組近100對,平均每20分鐘就開行一趟動車組。在不久的將來,滬渝蓉高鐵重慶至成都段(成渝中線)也將建成,屆時,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時間距離還將進一步縮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