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7歲的朱明鏡,已記不清許多往事,可當記者問起“您還記得南京解放嗎”,老人脫口而出:“我們接管了總統府!”
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軍沖破長江天塹,占領南京,將紅旗插上南京國民政府總統府門樓——南京解放!年輕的地下黨員朱明鏡,作為南京市軍管會文物保管委員會秘書,參與接管總統府,目睹飽經滄桑的六朝古都回到了人民懷抱。
記者探訪的總統府舊址,已被辟為南京中國近代史遺址博物館,每天接待成千上萬參觀者,幾乎每個人都要在一處打卡留影——勝利紅旗高高飄揚過的那座門樓。
隨著人潮穿過門樓,記者沿舊址內的中軸線長廊一路北行。腳下的磚石,兩側的梁柱,廊外的草木,經過妥善維護,仍存往昔風貌。最北端的子超樓,一樓墻上的老時鐘早已停擺,指針定格在國民黨反動派倉皇逃離此間的時刻;二樓陳列室內的老臺歷攤開,紙頁上的日子正是1949年4月23日。
“高興吶,高興吶!”說起當年迎接解放軍進城,朱明鏡老伴郭平雀躍起來:“當時我21歲,也是一名地下黨員。南京解放頭兩天,我們聽從組織安排,護廠護校。第三天,我們就在下關區一家大戲院組織召開歡迎大會。大家唱歌啊、跳舞啊,歡喜得不得了!”
記者遞上1949年4月25日人民日報頭版的老報樣,郭平立刻掏出放大鏡,對著最醒目的一行標題——“南京完全解放”,她看了好一會兒,說:“我們的新生活就是從那時候開始的!”
“南京變化大得很吶,簡直不得了!”參與解放南京的老戰士鄧宋愿記得,72年前他隨部隊進城后,落腳在新街口附近!暗厣先菢淙~子,街上破爛不堪,一輛汽車都沒有!背杉液,他和妻子租住在夫子廟隔壁的老門東,不到20平方米的兩間平房,6口人擠著住,門前的土路只有1米多寬,坑坑洼洼。
現在,從總統府舊址出發,僅搭1站地鐵,就是樓廈林立、人來人往的新街口商業街區。要問當地人“哪里最熱鬧”,他們十有八九會推薦這處名頭響亮的南京商業中心。從商業街再行車約20分鐘,記者來到明城墻下的老門東歷史文化街區,但見丁香探出宅院芬芳四溢,杜鵑映襯著古老城墻,修繕一新的青石板路旁是清溪細柳,傳統民俗與現代商業在此有機相融。鄧宋愿一家已不在老門東居住,他們搬進了玄武區紅山街道的現代居民樓,舒服寬敞。
“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碑斈,聽聞捷報,毛澤東揮筆寫下氣勢雄渾的詩篇《七律·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今天的南京,“承東啟西、聯通南北、銜接海陸”,在長三角的獨特地位進一步凸顯,風采更勝之前。2020年南京位列全國GDP總量十強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6萬元,連續11年獲評“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
在總統府舊址打卡時,記者見到大堂兩側的東西廂房內各有一個主題展覽,吸引了眾多游人。西面是追尋南京解放歷史足跡的“紅旗插上總統府”文物史料展,東面是濃縮中國共產黨發展歷程的“人間正道是滄!眻D片史料展!斑@是近兩年我們精心策劃的,游客反響很好,剛剛還有兩所大學聯系我,想來這里搞黨日活動!蹦暇┲袊愤z址博物館副館長劉剛告訴記者,對于歷盡磨難的南京而言,幸福來得尤其不易,必須銘記歷史。最近館里正忙著布置另一場紅色黨報展覽,“就在4月23號——南京解放72周年紀念日當天開展”。
郭平也在策劃一個活動呢!臨別時,她和朱明鏡互相攙扶著,對記者悄聲透露,老兩口打算辦場“慶生會”!斑^去根本不敢想,我們能活到90多歲,四世同堂,還越老越暢快!7月1號,我跟老頭子準備召集孩子們在家里熱鬧一下,起碼要擺3桌,一道慶祝我們黨的100歲生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