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国电影一区二区三区-久久青青艹国产视频精品-欧美精品高清在线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品不卡

巴中市城市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網站欄目
集團概況
集團新聞
項目建設
黨群建設
政策法規
人力資源
公告公示
您現在的位置: 巴中市城市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 黨群建設 >> 每日一學黨史微課 >> 正文
沒有硝煙的戰爭中,他們是最可愛的人
作者:劉昶榮    文章來源:中國青年報    點擊數:1506    更新時間:2021/9/10

“我先到醫院去開會,你回來以后就先睡,不要等我了!2003年3月9日晚上10點多,當時已經59歲的北京佑安醫院護理部主任陳東給愛人留了個紙條就去了醫院。她沒想到,這一別就是3個多月。

---------------

彼時,進入北京的第一例“非典”(SARS)患者已經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院(以下簡稱“301醫院”)救治數天,并被轉入解放軍總醫院第五醫學中心(以下簡稱“302醫院”)。按上級通知,北京佑安醫院作為傳染病醫院被列為收治“非典”病例的定點醫院。陳東到了醫院才知道,深夜被召集是因為一種“不明原因的肺炎”傳入北京。一場氛圍緊張的會議后,她迅速投入到沒有硝煙的戰爭中,當天晚上,她和同事們對醫院暫時閑置的老舊病區獨棟二層樓進行了清潔、消毒,擺放好病床和搶救物資。經過一整夜工作,第二天清晨,病房基本可以收治病人了。

北京佑安醫院感染科主任吳昊,當時主要負責該院“非典”病人的救治工作。他在接受中青報·中青網記者采訪時回憶說,佑安醫院收治了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以下簡稱“東直門醫院”)和302醫院被感染的病人,其中多數是被感染的醫護人員。

2003年3月16日,一位從香港探親返京的70多歲的高熱病人轉入東直門醫院急診科,5天后,病人出現喘憋、胸悶、呼吸急促等缺氧癥狀,繼而昏迷,病情極度危急,必須進行氣管插管。幾乎沒有人知道這是一位患有烈性傳染病的病人,急診科主治醫生段力軍為他進行氣管切開時,病人氣管內大量的血和黏液噴了他一身。他沒有在意繼續進行搶救,整個搶救過程長達一夜。

段力軍最終被感染,后被轉診至北京佑安醫院治療,由于病情嚴重,不幸離世,年僅34歲,留下6歲的女兒。這條傳播鏈感染了東直門醫院的16位醫護人員,包括段力軍在內的兩名醫護人員離世。

截至2003年8月16日,中國內地“非典”病例累計5327例,死亡349人,死亡病例中的近1/3是戰斗在第一線的醫護人員。醫護人員在“非典”戰場上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白衣戰士迎難而上

SARS病毒從廣州傳入北京之后,擴散范圍更廣,最終北京的確診病例為2499例,遠超廣州(截至2003年5月25日,確診1513例),且北京的重癥患者也更多。醫護人員是抗擊疫情的主力軍,當主力軍里開始有人倒下,同伴的壓力可想而知。

2003年3月17日,北京協和醫院開始收治“非典”病人。那是一個3個月內未出過北京的小伙子,經當時北京協和醫院感染科副主任李太生診斷為“非典”患者。醫院急診科緊急改造出一間“兩區三通道”的傳染病隔離病房,將病人收治其中。盡管協和醫院已經非常及時地采取了隔離措施,但是作為“非典篩查專家組”成員,李太生的壓力一直非常大。

2003年3月25日,被確診的廣東省中醫院護士長葉欣因救治無效,倒在了抗擊“非典”的戰場上。她離世的消息讓全國醫護人員意識到了“非典”的可怕。后來,李太生曾失聲痛哭地對當時醫院一同參加救治的專家說:“我們醫院要是有人被感染了,就是我們的責任!

剛開始,關于“非典”的謠言已經傳到了“感染后死亡率百分之百”的地步。頂著這樣的壓力,吳昊開始了他的工作。馬上就要高考的女兒已經一個多月沒有見到吳昊了,她在電視上看到爸爸“真的瘦了很多,看起來那樣疲憊,聲音也沙啞了”。

陳東坦言,被感染的恐懼她也有過。剛接到任務的時候,是陳東在3個多月抗擊“非典”過程中最艱難的一段時間:“當時,心理壓力主要來源于不知道該怎么辦,也不知道去哪兒取經,只能摸索著來。特別怕哪個環節出錯,保護不好大家,發生院內感染!

4月,北京佑安醫院收治的患者越來越多,4個病區都已開放。陳東親自挑選的病區護士長被感染了!敖拥诫娫捄,我的眼淚就止不住了!苯衲8月26日,陳東接受中青報·中青網記者采訪時,回憶起這件事,已經77歲的她忍不住再次哽咽。

這位護士長當時已45歲了。在北京佑安醫院,護士長一般干到45歲就不再擔任該職務,而主要負責護理質控、教學、帶教、培訓更年輕的護士。陳東找到她承擔這項工作時,護士長沒有任何猶豫就答應了。

“護士長特別能干,凝聚力特別強。當大家看到她也被感染,情緒馬上就低落了。當時,很多人都掉了眼淚!标悥|回憶說,“我到病房去看她的時候,心情特別復雜,只能拍拍她的肩膀,告訴她安心養病,醫院會盡全力救治大家,也不用擔心家里,都安頓好了!

回到辦公室,陳東心想:“不能這樣低沉下去!庇谑钦偌凶o士開了一個緊急會,重振士氣!翱吹匠ο嗵幍摹畱鹩选瓜,我們心里很難過,但是大家決不可消沉下去。大家有淚可以找我流、有苦找我訴,我們只有把工作做得更好,被感染的‘戰友’才能安心養!”

2003年4月12日,時任國務院總理的溫家寶親自到北京佑安醫院視察慰問,高度贊揚了白衣天使救死扶傷的人道主義精神和無私奉獻的革命精神。

面對未知,敢于勝利

醫護人員即使被感染,依舊沒有忘記救死扶傷的使命。當時74歲高齡的傳染病專家姜素椿已經從302醫院退休,且因身患鼻咽癌,呼吸系統的免疫屏障比較脆弱,本來不該再到一線。但是由于醫院收治的病人情況危重,“非典”又是新發傳染病,醫院還是請姜素椿來會診。姜素椿在搶救病人的一線病房待了近一個小時,后來,病人還是去世了,姜素椿也不幸被感染。

姜素椿住院后,第一時間和院長聯系,提議嘗試血清治療法。血清治療法容易引發過敏反應,還有可能傳染乙肝、艾滋病等疾病。但姜素椿還是主動申請拿自己做實驗,“我年齡大了,能夠趕上這次抗擊‘非典’的斗爭,為降服疫魔做點貢獻,是一個難得的機會,我愿為‘非典’治療蹚出一條路子!”

3月22日,“非典”患者的恢復期血清注射進了姜素椿身體里。經過23天的住院治療,姜素椿出院,為治療“非典”患者提供了一個重要的治療方案。姜素椿住院期間,寫了9篇共5萬字的文章,分享自己的傳染病學知識和相關治療建議,其中《非典型肺炎可防可治》發表后引起很大反響。

與傳染病打了一輩子交道的李太生,對傳染病特別敏感。早在2003年1月底,“非典”疫情還沒有進入北京的時候,李太生就和廣州負責診治的專家進行了溝通交流,當時他初步判斷,這個疫情有可能會傳到北方。于是,北京協和醫院提前開始了準備工作。李太生回憶說:“根據廣東的經驗,當地需要什么,我們就買什么,包括口罩、消毒液等物資和藥品等!

2003年3月17日,北京協和醫院收治的首例“非典”病人來到急診科就診,李太生了解到,這位病人的媽媽3天前已經因發熱合并肺炎,住進北京輔仁醫院。媽媽生病之前,一直在301醫院照顧肺癌晚期的爸爸,3月7日前后,病人的爸爸在301醫院因癌癥合并肺炎去世。

巧合的是,3月7日,李太生正在302醫院參加一位博士生的答辯,也就是當天,301醫院把無法收治的“非典”病人轉到了302醫院,李太生對這幾個病例有印象。他分析說,病人的爸爸很可能就是因感染“非典”去世的,因為癥狀相似。結合這些經驗以及病人的癥狀,李太生和其他專家及時確診來到協和醫院急診的病人是“非典”病人,并對病人進行了隔離,從而避免了院感事件的發生。同時,他們把在北京輔仁醫院住院治療的病人媽媽也收入協和醫院。

從那個時候開始,北京協和醫院急診科就分成了兩個區,一個區專門收治“非典”病人和疑似病例,按照傳染病病房規定建設,疑似病例單人單間隔離;另一個區收治急診科其他病人。與此同時,組建了老、中、青三代“非典”救治醫療團隊,當時李太生40歲,屬于中間梯隊的二線專家。

李太生回憶說,當時沒有診斷標準,核酸、抗體檢測也都沒有,甚至直到4月中旬才確認了引發疫情的是病毒(此前認為是衣原體——記者注),醫生只能根據病人的臨床特征進行判斷,包括急性發燒、白細胞不高、肺部炎癥、抗生素無效等。

隨著病人的不斷增多,北京協和醫院臨時建立的“非典”病房眼看就要住滿了。李太生記得當時是最難的時候,一方面新病人不斷增多,另一方面還沒有病人治愈出院。在這種情況下,4月下旬,與北京協和醫院同屬中國醫學科學院的中國醫學科學院整形外科醫院、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也開辟出了收治“非典”病人的?撇》恳跃徑馐罩螇毫。

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醫院開始規范化收治“非典”病人。4月下旬,歷時7天7夜,北京市昌平區小湯山醫院建成。5月1日,首批156名“非典”患者從北京市15家醫院轉入小湯山醫院。5月2日,北京單日新增“非典”病例數終于跌破100大關。

2003年5月12日,一個特殊的護士節來臨。北京佑安醫院邀請了治愈出院的“非典”病人回到醫院和護士們共同慶祝護士節。陳東記得,當時護士們都認識病人,但是病人不認識護士,因為護士在病房護理病人時都戴著口罩、防護眼罩等,直到護士開口說話,病人們才通過聲音認出了照顧自己的人。

這一天,陳東和其他護理人員重溫了護士的宣誓詞,誓詞的最后增加了一句:“要為傳染病護理奉獻終身”。

1983年,我國開始有護士榮獲南丁格爾獎,這項獎每兩年頒發一次。2003年,包括陳東和已經去世的葉欣在內,我國共有10位護士獲此殊榮,是目前為止獲獎人數最多的一屆。

2003年6月24日,世衛組織宣布解除北京地區的“旅游警告”,并將北京從“近期有當地傳播”的疫區名單中刪除,北京抗擊“非典”取得了階段性勝利。后來,“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團結互助、和衷共濟,迎難而上、敢于勝利”被凝練成抗擊“非典”精神,成為中華民族崇高品格中的重要內涵。

在抗擊“非典”疫情中做出巨大貢獻的醫護人員,被老百姓親切地稱為新世紀最可愛的人。

從戰勝“非典”到抗擊新冠

17年后,當人們對“非典”的記憶開始變得模糊,與SARS病毒相似的新型冠狀病毒又悄無聲息地在中國傳播。醫護人員再次化身白衣戰士,投入到沒有硝煙的戰爭中。

2003年,北京協和醫院感染內科護士李曉霞在抗擊“非典”一線連續作戰40多天,當時她23歲,第一年參加工作,每天用的是煮沸消毒的棉紗口罩,但是初生牛犢不怕虎,李曉霞并沒有覺得很害怕。

2020年,已經成家的李曉霞在武漢抗擊新冠肺炎期間,壓力反而大很多。她說可能是因為身處外地,未知因素太多,也會考慮到家庭。北京協和醫院在武漢承接的病區,專門用來收治重中之重的患者,李曉霞去的時候32張病床幾乎都收滿了,有28名病人已經使用了呼吸機。

57歲的李太生,本來已經超過了去武漢一線抗擊新冠疫情的年齡,但是他主動請纓,其中一個理由是,作為協和醫院感染內科主任,他在傳染病救治方面經驗豐富,當年全程經歷了抗擊“非典”的過程。2020年,李太生作為北京協和醫院第二批援鄂醫療隊隊長,再次投入戰斗。

談及去武漢的原因時,李太生坦言,有一個原因他沒和醫院領導說,就是作為一名一輩子都在和傳染病打交道的臨床醫生,當發現了一種新的傳染病時,“如果不去現場看看病人,不去琢磨琢磨新的治療方案,真的是說不過去”。

武漢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全國4萬多名醫護人員攜手援鄂,打了一場漂亮的阻擊戰,并且沒有一名醫護人員感染。2020年9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說,廣大醫務人員是最美的天使,是新時代最可愛的人!他們的名字和功績,國家不會忘記,人民不會忘記,歷史不會忘記,將永遠銘刻在共和國的豐碑上!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劉昶榮 來源:中國青年報

 
Copyright © 2019—2020 四川省巴中市城市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未經許可不得轉載,復制或建立鏡像
聯系地址:四川省巴中市江北大道36號 聯系電話:0827-5553381
聯系郵箱:scbzcjtz@sina.com 網站備案:蜀ICP備15033910號-1